2021年的传统节日时间排序为,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、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、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,而这三个节日的具体公历日期为:6月14日端午节、8月14日七夕节、9月21日中秋节。
端午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,具体的节日时间就是在每年的午月午日,即农历历法中的五月初五,所以叫做端午节,又叫做端阳节或重午节。而2021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是公历2021年6月14日这一天,按照我国的法定节假日规定,在端午节这一天要休息一天的法定节假日,如果在节日当天值班或加班,需要领取到三倍的工资。
端午习俗内容丰富多彩,这些节俗围绕着祭龙、祈福、攘灾等形式展开,寄托了人们迎祥纳福、辟邪除灾的愿望。端午习俗主要有扒龙舟、祭龙、采草药、挂艾草与菖蒲、拜神祭祖、洗草药水、打午时水、浸龙舟水、食粽、放纸鸢、睇龙船、拴五色丝线、薰苍术、佩香囊等等。扒龙舟活动在中国南方沿海一带十分盛行,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。
七夕节同样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,具体的节日时间是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,故而又叫做七巧节、双七节。而2021年的农历七月初七就是指公历2021年的8月14日,此节日被誉为中国情人节,所以在民间依旧有着较为盛大的庆祝方式,但是它并不属于法定节假日,所以七夕节不会休息法定节假日,想要庆祝节日的人需要自行安排时间。
1、吃七巧果
每逢传统佳节,美食必定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。就像春节与水饺、端午与粽子、中秋与月饼等,七夕节自然也有它独有的美食——七巧果。七巧果又称“乞巧果子”,《东京梦华录》中称之为“笑厌儿”,主要的材料是油、面、糖、蜜,并会做成瓜果花草等模样。据记载,在宋朝市街上就已经有七巧果出售了。
2、拜魁星
这个习俗和浪漫的七夕节没有太大的关系。民间传说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,古代士子考中状元会称“大魁天下士”或“一举夺魁”,这里面的魁指的就是魁星。在古人看来魁星主考,为了能金榜题名在这一天读书人会祭拜魁星。
3、穿针乞巧
这应该是最早的乞巧方式了,在汉朝就有所记载。《西京杂记》中提到:“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于开襟楼,人具习之”。在七夕节这天,每家每户的女子都会走出家门,聚在一起,拿出自己的针线女红,通过穿针的方式乞巧。
4、晒书晒衣服
晒书晒衣服在古时非常流行,有记载司马懿原本为避祸装疯,结果因晒书被抓,可见在古代晒书晒衣服是多么流行的事情。不过这种习俗到了魏晋时期成为豪门炫耀财富的机会,因此也招来了很多文人墨客的鄙视。
5、为牛贺生
在牛郎织女的故事中,老牛为了帮助牛郎跨越天河,让牛郎把自己的皮揭了下来,使得牛郎能够借助牛皮过天河见织女。为了纪念自我牺牲的老牛,在七夕节这一天,儿童会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,以此祭奠老牛,表示出对老牛的敬重。
6、祭拜织女
这个活动基本上都是女性参加,七夕节的晚上,在月光下摆好桌椅,并在桌子上放好茶、酒、水果、五子(桂圆、红枣、榛子、花生、瓜子)等物品。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子前,一边吃着瓜果点心,一边向织女默默许愿。
7、种生
这是一个较为古老的习俗,又称“五生盆”或“生花盆”,南方有的地方也叫“泡巧”。在七夕节前几天,人们会在木板上铺上几层土,并种下粟米,让它长出绿油油的嫩苗,再摆上一些小茅屋、花草在上面,做成小村落的样子,称为“壳板”。有时也将绿豆、小豆、小麦等种入碗中,等它长出嫩芽,再用红、蓝线扎成一束。
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,具有着上千年的历史,是中国最古老最重大的传统节日之一,最早的时候节日时间并不固定,后来统一为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。而2021年的中秋节的时间就是公历2021年9月21日这一天。按照我国关于法定节假日的规定,中秋节也有一天的法定假日,所以在这一天会进行调休休息,2021年的调休放假安排是从9月19日一直到9月21日放假。
中秋节,又称拜月节。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、赏月、吃月饼、玩花灯、赏桂花、饮桂花酒等民俗,流传至今,经久不息。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,为寄托思念故乡,思念亲人之情,祈盼丰收、幸福,成为丰富多彩、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。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,普及于汉代,定型于唐朝初年,盛行于宋朝以后。中秋节是流行于中国及世界华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。
闽ICP备2022006701号 版权© 拾运网
Copyright © 2017-2024 拾运网 shiyunlaile.com